1.合规生死线
一款售价83美元的梳妆台,让一家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面临超过4500万元的巨额损失。
近期,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召回江苏常州品牌WLIVE旗下的12抽屉布艺梳妆台,召回编号为26-022。

被召回的梳妆台 图源:CPSC
至于召回原因,CPSC指出,这款产品已违反2022年颁布的《STURDY法案》中规定的强制性标准,并且梳妆台未固定在墙上,当多个抽屉同时拉出时,柜体极易发生前倾翻倒,存在严重的倾倒和夹伤危险,可能导致儿童受伤甚至死亡。
从市场表现看,这款梳妆台曾是亚马逊家居品类的热门单品,2023年9月至2025年8月期间,召回产品以83美元的价格在亚马逊美国站卖出了大约7.65万个,销售额达到634.9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522万元。
按照CPSC的召回要求,卖家需为所有已售产品提供全额退款,倘若再加上消费者寄回产品的物流成本,大卖的实际损失将远超销售额本身。
公告信息显示,WLIVE品牌来自江苏常州,其企业早在1999年就已成立,以家具制造及销售、家具零配件生产及销售为主,立足于海外市场。
二十多年的外贸经验,仍未能避免此次巨额损失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WLIVE 首次陷入召回困境——今年7月,WLIVE旗下的15抽屉梳妆台也被要求召回了6600个,召回编号为25-380,处理结果同样是全额退款。

7月就曾被召回一批梳妆台 图源:CPSC
短短三个月内两次中招,一方面体现出其在产品安全管控上的系统性漏洞,另一方面也极具典型性,很多出海卖家的靠着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快速打开市场,却因忽视目标市场的安全标准付出沉重代价。
WLIVE 的经历为所有出海企业敲响了警钟:在海外市场的规则体系下,安全合规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2.召回事件频发
不得不说,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毋庸置疑,从家居用品到3C数码,“Made in China”凭借高性价比、完整供应链优势,占据全球跨境电商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繁荣背后,合规短板引发的召回事件正频繁上演。
例如Pura Scents公司,此前就主动召回了其智能家居香薰机的可拆卸盖板,原因是其盖板内嵌的磁铁有脱落风险;柯蒂斯国际公司进口并贴牌Frigidaire 的特定型号迷你冰箱也被紧急召回,原因是其内部电气元件存在致命缺陷,有严重的火灾和烧伤风险。而据CPSC报告显示,这两款涉事产品的制造地均为中国。

两款涉事产品的制造地均为中国 图源:CPSC
另外,产品召回的风险并不局限于中小卖家,即便是曾凭借品类扩张一路狂飙、被誉为“跨境优等生”的安克创新,近年来也频频陷入召回风波。
今年6月,安克创新宣布在美国启动 PowerCore 10000 移动电源(型号 A1263)的召回程序,原因是这批产品所搭载的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缺陷,存在起火风险,并且销售时间跨度极长,从2016年6月一直延续至2022年12月。

安克发布的召回公告 图源:安克创新官网
而就在近段时间,因旗下产品引发火灾事故,安克日本分公司也宣布,将自愿召回日本市场在售的四款产品,包括一款移动电源(充电宝)和三款蓝牙音箱,其中移动电源41万台,内置锂电池的蓝牙音箱10万台,共计超52万件产品(销售时段为2022年12月至2025年10月21日)。
经计算,四款召回产品总计约23.73亿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为约1.1亿元人民币,可谓是损失惨重。

召回的四款产品 图源:安克日本官网
在全球贸易规则日趋严格的今天,跨境电商已进入新阶段,曾经依靠价格优势与流量红利野蛮生长的时代早已落幕。在CPSC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的背景下,任何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
对出海大卖来说,主动了解和遵守目标市场法规标准至关重要,倘若不幸发生了召回事件,就要主动担起责任,尽可能降低对消费者的影响,挽回品牌声誉。
总的来说,面对日益严格的海外监管环境,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急需转变经营理念,将合规提升到战略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