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遇危机
在中美科技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这场针对头部硬件卖家的调查,不仅是单一企业的危机,更折射出中国跨境卖家出海美国市场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日前,德克萨斯州总检察长肯·帕克斯顿宣布,他已对网络设备制造商TP-Link Systems Inc.(“TP Link”)展开调查,指控其可能协助获取和滥用美国消费者数据。
对TP Link展开调查 图源:insurancejournal
德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表示,调查将审TP Link是否误导了消费者关于其独立于中国的程度、其技术是否比同类国内竞争对手存在更严重的漏洞,以及其设备是否违反德克萨斯州隐私法不当收集或披露消费者数据。
TP-Link成立于1996年,最初成立于中国深圳,现已成为美国领先的办公网络设备供应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的Wi-Fi提供商之列,公司致力于提供创新产品,通过更快、更可靠的连接改善人们的生活。
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涵盖各类路由器、适配器、移动电源、USB集线器、智能家居设备等,在全球超过170个国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不断扩大其全球版图。
TP-Link部分产品品类 图源:TP-Link
实际上,早在2005年TP-Link就开始了全球化扩张,并在2008年成立美国普联分公司,二者区分开了区域化运营。但即便采取本地化运营,仍难以摆脱“身份标签”的困境,光是今年,就不是美国市场首次对其展开调查。
今年5月,肯·帕克斯顿就威胁要对包括TP-Link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采取法律行动,指控它们侵犯了德克萨斯州居民的隐私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TP-Link刚刚从一场漩涡中脱身,专利诉讼的余痛仍在灼烧。原告方NETGEAR指控TP-Link在12款路由器产品中侵犯其5项Wi-Fi技术专利,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了投诉,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TP-Link的产品确有侵权嫌疑。
根据当地法律的规定,一旦存在侵权事实就可对涉案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换句话说就是TP-Link相关产品或将被全美禁售,面对如此大的风险TP-Link选择了花钱消灾。这场拉扯了一年多的侵权案最终以TP-Link支付原告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和解金画上了句号。
TP-Link支付和解金1.35亿美元 图源:Law.com
2.困境待解
近年来,美国监管层、本土企业对中国卖家忌惮万分,也开始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试图阻止我们的发展,例如以数据安全为由的调查、本土企业主导的专利诉讼等。
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TP-Link的遭遇并非孤例,更像是跨境卖家出海美国市场的缩影。
此前,深圳大卖Bambu Lab拓竹科技被全球3D打印巨头Stratasys起诉专利侵权的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受到了大量的关注。
详细来看,Stratasys在美国东区地方法院对6家中国3D打印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称这些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了自己的多项专利技术,严重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并且还指控拓竹Bambu Lab的服务器在中国,存在安全漏洞。
Stratasys Fortus 450mc和 Bambu Lab X1C 图源:3dprintingindustry
大多数情况下,专利诉讼的最终结局往往是“被迫和解”,巨额和解金成为绕不开的枷锁。
例如2023年12月,道通科技与美国博世公司的专利纠纷以和解告终,道通科技需支付超2亿元人民币的和解金,要知道2023年前三个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为2.67亿元,意味着这笔和解金几乎吞噬了其大半年的利润。
道通支付超2亿和解金 图源:道通科技
甚至还有更残酷的情况,例如此前被美国法院判定为商业秘密侵权的海能达,因不满判罚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起诉原告摩托罗拉公司,但结果却是不仅要向美国法院缴纳巨额返款,还被强制要求全平台下架所有有关商品,损失惨重。
海能达对讲机产品被全球禁售 图源:海能达
面对突发调查与诉讼,快速响应是减少损失的关键。对于证据不足的诉讼,可通过质疑专利有效性争取胜诉;倘若确有侵权风险,应尽早启动和解谈判,避免诉讼周期过长导致损失扩大,最大限度降低对经营的干扰。
总而言之,TP-Link遭遇的多番调查,揭开了中国跨境卖家出海美国市场的真实困境。但危机中往往蕴藏着转型机遇,合规能力与技术实力才是跨境出海的“硬通货”,那些能够主动适应规则、构建核心能力的企业,终将在博弈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