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打电商欺诈
近些年印度电商市场快速崛起,伴随而来的还有层出不穷的电商欺诈案。
根据印度电商巨头Meesho发布的《信任保证报告》,在过去一年里,平台阻止了超2200万笔可疑交易,并提起了12起诉讼。其团队还开发了分析模型、数据科学框架和计算逻辑,成功拦截了130万个机器人订单和770万次诈骗访问。
阻止2200万笔可疑交易 图源:Meesho
作为打击电商欺诈的一部分,Meesho还与执法机构密切合作,针对加尔各答和兰契的40多名嫌疑人提起了9起诉讼,目前平台在解决账户接管欺诈方面取得了98%的成功率。
为了进一步保护用户免受恶意攻击,Meesho与各种情报平台合作,关闭了超过18000个欺诈性社交媒体账户以及约130个虚假网站和应用程序,法院对那些冒用Meesho品牌名的欺诈性网站发布了永久禁令。
值得一提的是,Meesho还致力于打击彩票欺诈(诈骗者冒充知名品牌欺骗不知情的个人),自2023年10月以来,Meesho已将彩票欺诈事件减少了75%。如果用户想反映与欺诈相关的问题,Meesho平台还有一支由25名专家组成的快速响应团队。
事实上,Meesho在严打电商违规行为上的决心一直非常坚定。2023年2月至8月份期间,Meesho成功检测并阻止了超过12000个不良行为者账户访问该平台,另外不合规产品的平台浏览量也减少了80%。
严打电商违规行为 图源:business today
此次再度公布自己在打击电商欺诈方面的“战绩”,说明平台在这一年多依然高度重视电商违规行为。
二、已成行业共识
平心而论,Meesho一波接一波的严打电商欺诈行为也是为了平台能有更好的发展,毕竟近些年印度消费者利益问题愈发严峻。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2018年印度消费者帮助热线上登记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投诉还不到10万起,然而5年时间过去,电商投诉量激增366%,在2023年达到44.4万起,占投诉总数的43%。
印度电商投诉量激增 图源:inc42
电商投诉案件居高不下,消费者在网购时抱怨满满。倘若平台再不重视起来,恐怕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其实放眼整个电商行业,严打电商欺诈、推动电商合规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例如针对泰国平均每年发生20万起网络诈骗案、消费者一年累计损失300亿泰铢的电商乱象,TikTok在今年7月份联合当地政府以及部分民间社会组织发起了一项数字素养活动,希望通过一些短视频来教育泰国民众有关网络诈骗和电商欺诈的知识。
TikTok打击网络诈骗 图源:Bangkok Post
还有一直走在打假前列的亚马逊,早在2022年其就关闭了20000多个网络钓鱼网站和10000个冒充亚马逊的电话号码,并向执法机构举报了全球数百名诈骗者。今年3月,又宣布正通过构建保护账户、检测欺诈企图的创新技术、制定教育计划等方式保护消费者免受诈骗。
不难发现,打击电商欺诈行为,让电商市场加速合规化发展已大势所趋。不过要想彻底解决这些违规乱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此不管是卖家还是消费者,在卖货和网购的过程中都要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警惕。